流量是互联网生存的血液,包括信息、用户、资金等“信息”在内,都必须通过“流量”这一形式具体呈现。而流量劫持问题在互联网公司的竞争中多有发生。在巨大的经济利益驱动下,手段也层出不穷。
流量劫持是互联网行业“顽疾”
近期,随着神马搜索劫持百度手机搜索流量事件,“流量劫持”再度进入大众视野。
网友在微博上爆料说,在使用百度搜索的时候,浏览完落地页返回搜索结果页时,会进入到一个虚假的百度移动搜索结果页,该页面提供的搜索结果充斥大量低俗色情的内容,网友直呼“感觉上了一个假百度”,严重的影响了搜索体验。
流量劫持事件在国内并不罕见,2013年闹得沸沸扬扬的“3B大战”也是一场流量劫持大战。360对百度搜索结果进行标注甚至篡改,并向用户宣传安装其浏览器,被法院判决赔偿百度40万元。
还有,去年10月,凤凰网起诉今日头条恶意劫持流量并索赔2000万元。凤凰网还称自己在移动端某浏览器上登陆百度查看凤凰新闻时发现,标题上是凤凰新闻,一点进去竟变成了今日头条。
流量劫持事件频发,屡禁不止。说到底,还是有赖于相关法律法规的快速跟进和互联网公司加强自身安全建设。
加强立法与自身建设是关键
2014年10月, 一起历时8个月的特大流量劫持案终于画上句号。此案中,被告人付某、黄某等人在2013年底到2014年10月间对2345网址导航进行流量劫持,并获取非法利益75.47万余元。最终二人被判有期徒刑三年,缓刑三年。2345公司积极配合公安机关对这些恶意流量劫持的行为立案侦查,严惩违法者,以减少经济损失。
这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在司法上明确:流量劫持是一种刑事犯罪。可以说,此次案件,助推着更多互联网企业通过法律途径向流量劫持行为亮剑。
反劫持、构建网络安全需要法律法规的监管,但作为容易被劫持的对象也要更为重视自我建设。据透露,2345通过多年的案例积累和实战经验,已形成了包括商务反劫持监控系统、页面反劫持技术以及推广平台反作弊系统在内的全面反劫持系统,并通过建设技术联盟加强协同攻关,为网络安全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互联网时代,个人生活、企业生产、社会运行乃至政府运转都将与互联网安全深度捆绑,网络安全无疑成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当务之急。短期内在巨大的利益下,流量劫持这个“顽疾”并不会消失,反劫持道路任重而道远,需要大家携手共同努力,共同构建互联网安全生态,打造一个健康、诚信、有序的市场环境。
(责任编辑:周晓亮 HZ001)
|
温馨提示:资源转载网络个人收藏,如有侵权或下载链接失效或密码不对请联系站长
1、在论坛里发表的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2、论坛的所有内容都不保证其准确性,有效性,时间性。阅读本站内容因误导等因素而造成的损失本站不承担连带责任。
3、当政府机关依照法定程序要求披露信息时,论坛均得免责。
4、若因线路及非本站所能控制范围的故障导致暂停服务期间造成的一切不便与损失,论坛不负任何责任。
5、注册会员通过任何手段和方法针对论坛进行破坏,我们有权对其行为作出处理。并保留进一步追究其责任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