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时代的消费金融产业研究

[复制链接]
1128 0
wyw520 发表于 2017-6-21 10:01:29 | 只看该作者 |阅读模式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一、 行业研究
  (一) 行业概况
  传统的消费金融是指以小额、分散为原则,为各个阶层的消费者提供消费贷款的一种金融服务方式,具有单笔授信额度小、审批速度快、无需抵押担保、服务方式灵活、贷款期限短等独特优势。在政策和技术的催化下,消费金融的供给侧改革不断推进,除了银行,消费金融服务主体扩展到消费金融公司、小贷公司、电商平台、分期平台、现金贷平台等多种机构,产品和服务种类得到极大丰富。尤其是互联网消费金融的出现,大幅降低了消费金融的门槛,扩大了受众范围,成为普惠金融的重要构成。
  消费金融行业在发展中构建了较为完善的产业链:资金端、场景端和设施服务端。
  产业链以场景端作为消费金融的基础,以资金端成就消费金融的价值,以设施服务端支撑行业的创新性和颠覆性。
  图表 1:消费金融行业产业链
  
互联网时代的消费金融产业研究,三色源码网
资料来源:银杏研究

  (二) 行业市场规模
  在互联网金融时代,各类消费场景被接入到消费金融,消费金融的涵义已从单纯的“借钱消费”向“边消费边赚钱”转变。从2010年开始,我国消费金融行业保持了两位数的增长速度,结合中国人民银行发布《关于加大对新消费领域金融支持的指导意见》,艾瑞互联网咨询公司推算出预计2019年将达41.1万亿。
  图表 2:2010 至 2019 年中国消费金融规模预计将稳步攀升
  
互联网时代的消费金融产业研究,三色源码网
数据来源:中国人民银行,银杏研究

  随着市场规模的不断扩张,从2014 年开始,对消费金融行业领域的投资也加大量级。私募通数据显示,2014年行业投资规模同比增长近10倍,投资案例数同比增长近 8 倍。经过 2015 年一整年投资风潮的浸润,行业的投资模式已经从一开始数大量少的盲目投资转变为2016年数少量大的优质投资风向。在消费升级的大背景下,消费金融行业未来发展值得期待。
  图表 3:近几年我国消费金融领域投资项目优质度有所提高
  
互联网时代的消费金融产业研究,三色源码网
数据来源:私募通,银杏研究二、 国内消费金融案例

  二、 国内消费金融案例
    (一) 国内消费金融发展概况
  纵观我国目前的消费金融行业,主要可以将该行业的公司分为三大部分:商业银行系、电商系、消费金融公司系,而这三个部分在消费金融行业都拥有各自的经营特色。具体来说,商业银行的消费金融服务主要通过信用卡和消费贷款来开展业务,长期以来都是我国最主要的消费金融形式。但随着互联网行业的蓬勃发展,电商系的消费金融公司渐渐崭露头角,并逐步在消费金融行业占领了巨大的市场。电商系消费金融通过与互联网技术的结合,在传统消费金融活动的各个环节上达到电子化、网络化、信息化,极大地提升了消费金融的效率。而专业的持牌消费金融公司,虽然在我国起步较晚,但在国家政策面的利好下,依托牌照优势,深入经营,不吸收公众存款,以小额、分散为原则,为境内居民个人提供以消费为目的的贷款,发展前景也一直被市场看好。
  1. 商业银行系
  商业银行主要通过信用卡和消费贷款两种方式提供消费金融服务。信用卡主要功能是分期赊购和预借现金,操作简单便捷,是当前消费金融的一大趋势。而伴随着我国信用卡政策的不断优化,商业银行的消费金融业务飞速发展。数据显示,2016 年全年,全国各大上市商业银行累计发卡总量为4.65亿张,较前一年上涨了7.64%。而2016 年信用卡信贷总额达9.14万亿,同比增长 29.10%。目前我国人均信用卡持卡量0.32张,伴随着发卡数量的迅速提升和政策的优化,预计由信用卡带动的消费金融将不断完善。另一方面,消费贷款由消费者提交个人资料,然后向银行申请消费贷款业务,银行审核客户基本资料然后发放贷款,消费者获得贷款之后购买相应产品或服务,如汽车贷、消费贷等。消费贷款包括抵押消费贷款和信用消费贷款,其优点在于信贷金额较大、贷款期限较长,还款方式多样。
  总体来说,商业银行系消费金融最大的优点在于其强大的客户基础、庞大的银行卡及信用卡体系和大量营业部网点等。但目前个人的消费信贷在银行整体贷款业务中所占比例偏低,主要原因是其服务模式相对简单,并且伴随着信用卡增速的下降,主流客户群的逐渐饱和,商业银行系的消费金融面临发展的瓶颈。而另一方面,新兴消费金融模式的出现和快速发展,对商业银行业务的开展也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冲击。因此,商业银行需要业务的创新来进一步稳固或扩大市场。
  图表 4:我国信用卡信贷总额和信用卡人均持卡量总体呈上升态势
互联网时代的消费金融产业研究,三色源码网
数据来源:Wind,银杏研究

  2. 电商系
  随着实体商业成本的不断提高和移动互联网的日益普及,微商、电商等新型消费模式以其便捷、高效、低成本化的特有优势吸引了大批的消费受众。根据商务部数据显示,2016 年我国电商零售额达5.16万亿元,同比增长 26.20%,是同期中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的两倍有余。线上和移动终端的电商平台激发了国民的消费潜力,成为消费金融发展的新机遇。电商推出的消费金融业务,一般是针对其自营商品及在自己电商平台所属的商户的商品,主要模式是为顾客提供分期购物及小额消费贷款服务。
  电商系消费金融最大的优势来自于消费场景与数据的绝对掌控。电商企业往往将其本身的电商业务和消费金融业务相结合,利用已经拥有的数量巨大的顾客群体打造完整金融链。例如电商巨头阿里巴巴旗下的淘宝网,在其 2016 财年覆盖的用户数已经达到了 66.95 亿人次,累计零售额突破了3 万亿元,在客户流量上占据绝对优势。在风险控制方面,电商系消费金融以其自有电商平台为基础,通过长期积累用户基础属性信息、购买行为与偏好、支付产生的资金流信息和部分银行信息以及物流端而产生的地理位置等线下数据,形成了大数据金融的核心,并基于这些数据对用户收入水平、支付能力、还款能力、还款意愿等进行全方位的综合判断,完善用户画像,以此建立全方位的智能评分风险控制模型。此外,不同于银行消费贷款的审批和发放,电商平台的消费信贷一般不需要抵押物,完全按照个人在电商平台上的消费记录和征信记录审核和发放贷款,更为方便和快捷。但由于监管条例很少涉及,未来该模式会有相对应的监管风险存在。目前以蚂蚁花呗和京东白条为代表的电商消费金融已拥有了庞大的交易规模和充足的数据支持,具有领先的发展优势。
  图表 5:电商系各类消费金融产品对比
  
互联网时代的消费金融产业研究,三色源码网
数据来源:Wind,银杏研究

  资产证券化的操作方式大大降低了电商系消费金融公司的资金成本,但相较于商业银行却仍要高出许多,而且资产证券化也较容易受到市场波动的影响。此外,一些规模较小的电商平台可能因应收账款规模和自有金额较小无法进行资产证券化。但尽管如此,在目前的市场上,电商系的消费金融公司仍然是最具竞争力的派系。
  3. 消费金融公司系
  持牌消费金融公司是指经银监会批准,在国内设立的,不吸收公众存款,以小额、分散为原则,为境内居民个人提供以消费为目的的贷款的非银行金融机构。但我国的消费金融公司起步较晚,从2009年开始才在北京、上海、成都、天津四个城市开展试点工作,相比国外成熟的消费金融公司,目前我国境内的这些公司仍处于一个发展中的阶段。但随着2015 年国务院出台一系列利好政策后,消费金融公司如雨后春笋般在国内成长起来。在我国消费升级的宏观背景下,我国消费金融政策至今经历了三个时期,不同时期适时地出台相关政策是适应客观经济形势的趋势和需要。
  图表 6:相关政策发展回顾
时间消费金融政策消费金融发展
试点时期2009 年 8 月 31 日中国银监会正式发布《消费金融公司试点管理办法》,为试点消费金融公司的转入、监管和规范经营提供了法律保障。经过国务院批准、北京、天津、上海、成都各设立一家消费金融公司进行试点,首批成立了中银消费金融、北银消费金融、锦程消费金融和捷信消费金融 4 家公司。
修订时期2013 年 11 月 14 日中国银监会发布《消费金融公司试点管理办法(修订稿)》,并宣布扩大消费金融公司试点城市范围,新增沈阳、南京、杭州、合肥、泉州、武汉、广州、重庆、西安、青岛等 10 个城市参与试点工作。除了之前 4 家,相继成立了招联消费金融、兴业消费金融、海尔消费金融、苏宁消费金融、湖北消费金融、马上消费金融、中邮消费金融 7 家公司。
推广时期2015 年 6 月 10 日国务院召开常务会议决定,放开市场准入,将原在 16 个城市开展的消费金融公司试点扩大至全国。审批权下放到省级部门,鼓励符合条件的民间资本、国内银行业机构和互联网企业发起设立消费金融公司,成熟一家、批准一家。截至到 2017 年 5 月,我国相继成立了杭银消费金融、华融消费金融、盛银消费金融、晋商消费金融、长银消费金融、哈银消费金融、上海商城消费金融、中原消费金融、包银消费金融、长银五八消费金融、河北幸福消费金融、珠海易生华通消费金融公司、江苏苏银凯基消费金融有限公司13 家公司。
2015 年 7 月 18 日《关于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确立了互联网消费金融等互联网金融主要业态的监管职责分工,落实了监管责任,明确了业务边界。
2016 年 3 月 5 日《2016 年政府工作报告》,再次提及消费金融,在全国开展消费金融公司试点,鼓励金融机构创新消费信贷产品。
2017 年 4 月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向会员单位下发《互联网金融信息披露标准――消费金融》(征求意见稿)(下称《意见稿》),定义并规范了 23 项披露指标。
  数据来源:Wind, 银杏研究  与无牌照公司相比,持牌系消费金融公司具有明显优势。根据《消费金融公司试点管理办法》规定,持牌系消费金融公司可以通过境内股东存款、同业授信、同业拆借、发行金融债权等方式融资,而无牌照公司则多只接受股东和子公司存款以及P2P网贷。而相较于商业银行,专业的持牌消费金融公司最大的优势是灵活快速,因为它的贷款审批流程相对简单且平均审批速度较快。据数据显示,消费金融公司的借款通过率为80%左右,而审批时间仅约 3.4 小时。同时,消费金融公司对客户的资质要求也较低,不需要他们提供资产质押。一个最主要的原因是消费金融公司瞄准的通常是中低收入者,这类客户很难得到银行的贷款,且没有信用卡或信用卡额度很低,但他们的消费欲望旺盛,拥有超前消费和冲动消费的特征。面对商业银行没有涉及的蓝海领域,持牌消费金融公司快速进入,基于消费者不同的购买行为,为其提供多类型的消费贷款,范围涵盖了耐用消费品、旅游、餐饮、婚庆、教育培训、健康美容等。而在风控方面,持牌系消费金融公司可接入中国人民银行的征信系统,分析用户信用特征, 定优质客户,同时督促借款人及时还款。
  但是,消费金融公司由于其出现时间较短,现有业务模式受众较小,在获取客户和流量的方式和成功率上,无法与商业银行和电商平台抗衡。因此,我国目前的消费金融公司多数选择与大型商业银行、零售商或互联网平台展开合作,依靠它们的资源优势,拓宽用户流量入口,提高客户捕获率,降低资金成本,再加之国家政策的支持,也获得了一定的市场份额,且未来发展也一直被市场看好。
  (二) 案例分析
  1. 电商系――蚂蚁花蚂蚁花呗
  在 2015 年 4 月上线,主要应用于在天猫商城、淘宝网,实现用户“这月买,下月还,超长免息”的消费体验。依托阿里巴巴集团强大的资金和平台资源,截至2016年,开通花呗的用户数已经过亿,实际活跃用户规模达 8000万。目前,蚂蚁花呗消费信贷资产支持证券项目已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成为上交所首单互联网消费金融 ABS。蚂蚁花呗成功的主要原因一是背靠自身电商平台所带来的巨大用户流量,二是由自身支付系统支付宝下的芝麻信用搭建的完整征信系统,三是资产证券化大大降低了它的资金成本。
  线上线下全覆盖,客户流量巨大。自蚂蚁花呗2015 年上线以来,依托阿里巴巴这个自营电商平台巨头,发展迅速,捕获大量用户和流量。截止2017 年第一季度,包括亚马逊、当当、大众点评、1号店、唯品会等在内的国内 40 多家互联网购物平台都已开通蚂蚁花呗支付。与此同时,蚂蚁花呗在线下支付端也快速扩张,目前范围已经涵盖了医疗、教育、公共缴费、旅行、娱乐等。目前国内300多万商户都可以使用花呗进行线上线下付款,境外门店也超过8万家,涵盖近20个国家。
  受益于芝麻信用,征信系统完善。对于消费金融行业中很难把控的风控,蚂蚁花呗依托于企业内部支付宝业务下芝麻信用的支持,从自身电商平台的交易记录获取客户信息,运用大数据及云计算技术构建个人信用模型。除此之外,蚂蚁信用还接入了公安系统等的社会公共服务机构及其他合作伙伴提供的数据库,因此使得芝麻信用的信用评分体系更为科学、完善。芝麻信用通过用户的身份特征、注册信息、兴趣偏好、信用历史、履约能力、人脉关系、黑名单信息等对其进行信用评估,将信用进行分级,并给予蚂蚁花呗不同的透支额度。例如蚂蚁信用达 650 分以上的被评估为优,蚂蚁花呗的额度可达12000元。
  资产证券化升级,资金成本降低。根据披露,蚂蚁花呗为客户所提供消费的资金主要来源于蚂蚁金服及其控股的重庆阿里小贷公司的自有资金、银行借款和资产证券化。相比传统的商业银行,其资金成本相对较高,也一度成为电商系消费金融业务发展的短板。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蚂蚁金服公司在2016年8月于上海证券交易所交割了蚂蚁花呗消费信贷资产支持证券项目,为上交所第一只互联网消费金融ABS产品。这些ABS产品的基础资产均为个人消费贷款,期限约为一年,预期收益率在 3.44%-3.75%之间,这不仅有效地降低了蚂蚁花呗的自有资金成本,同时也拓宽了融资渠道。截至2017年3月,蚂蚁金服和阿里小贷发行了43只与消费金融相关的资产证券化产品,包括花呗、花呗分期和借呗,总金额达957.8亿元,所占市场份额在企业资产证券化的原始权益人中排在前两位。
  2. 消费金融公司系
  1) 中银消费金融
  中银消费金融有限公司是消费金融公司系中与银行渠道展开合作的典型案例,公司成立于2010年6 月12日,是由中国银行(601988,股吧)、百联集团以及上海陆家嘴(600663,股吧)金融发展有限公司合资组建,是我国首批获准筹建的持牌金融公司。发展初期,公司便利用股东优势,联合百联集团旗下的第一八佰伴、东方商厦及其他多家大型购物中心、好美家家装卖场等渠道作为中银消费金融公司的首批特约商户,在2010年之后利用其银行背景,将贷款使用渠道拓展至银联千家商户。截止目前,中银消费金融的特约商户已覆盖建材家装、家电和消费电子、教育、旅游、婚庆、百货等多个行业。注册资本也从5亿元增至8.89 亿元,业务规模进一步扩大。中银消费金融的业务优势主要集中在3 个方面:
  首批持牌企业,资金优势明显。根据相关政策,持牌的消费金融牌照公司可以通过接受境内股东存款、同业拆借、发行金融债券、向境内金融机构借款等方式进行融资,取得资金的渠道更加多元,而且可以获得较低成本的资金。2016 年,中银消费金融公司还在资产证券化方面进行了尝试,发行了2只以个人消费贷款为基础资产和1只以融资租赁为基础资产的信贷ABS 产品,总额达37.01亿元,平均预期收益率在2.93%左右,融资成本创行业新低。
  依靠银行股东背景,客户资源强大。中银消费拥有银行股东的背景,领导层多来自中国银行。在客户流量和捕获率方面,中国银行皆给予有力的支持。中银消费依托中国银行的客户资源,下沉业务渠道,形成自上而下的运营模式,并将中国银行对客户的关系维护经验均借鉴到消费金融业务中。2016年全年,中银消费金融实现净利润5.37亿元,同比增长 168%,扣非后净利润5.12亿元,远远超过此前注入上市公司的业绩承诺数2.63亿元。
  借鉴银行经验,风控能力强劲。除了客户资源,背靠中国银行这个大股东,中银消费金融更在风控上借鉴银行的宝贵经验。公司以中国银行已经建立的客户征信系统为基础,构建了全新的以“流水线、标准化、自动化”为特征的信贷工厂运营平台,以流水线方式处理全国的贷款申请、审批、放款和还款操作。目前自动化审批率已超过 80%,日贷款处理能力可达到10000笔以上。
  2) 马上消费金融
  马上消费金融是消费金融公司系中与大型零售商渠道合作的典型案例,公司成立于2015年,由重庆百货(600729,股吧)、中关村(000931,股吧)科金、物美控股、重庆银行、阳光保险、浙江中国小商品城(600415,股吧)共同发起设立,公司在2016年8月完成增资扩股,注册资本由5亿元增至13亿元。公司发展消费金融业务的优势主要在于3个方面:第一,马上金融消费的股东多为零售巨头,重庆百货和浙江小商品城,在线下场景具备先天优势,客户数量受众巨大,因此公司利用柜台、渠道等流量通道进行用户转化和推广,极大提高了获客成功率。截止 2016 年底,马上消费金融的用户规模已经突破了710万,相比于2015年暴涨了1454%。
  第二,公司根据消费者需求的多元化,陆续推出了“麻辣贷”、“马上分期”、“安逸花”等产品,支持各类不同场景的大额消费,范围涵盖了传统 3C、家电、电商、旅游、美容、教育等。马上消费金融在经过一年的发展之后,在 2016 年末贷款余额达到 70 亿,仅12月单月放款便接近30亿。公司业绩也迅速实现扭亏为盈,2016 上半年净利润为-0.39 亿元,但在 2016下半年便盈利0.45亿元,未来发展潜力更是巨大。
  第三,在风险管控方面,马上消费金融在大数据风控模型建立和智能风控等金融科技领域不断创新,在运用传统客户身份识别手段的同时,增加活体识别、人脸比对等新型技术手段,降低欺诈风险,其2016年不良率仅1.36%。
  三、 国外消费金融案例
    (一) 国外消费金融发展回顾
  1. 美国:全球最大的消费金融市场
  消费金融起源于美国,美国也是目前全球最大的消费金融市场。现阶段,除商业银行外,专业消费金融公司、信用社、联邦政府和储蓄机构、证券化信贷资产池机构、非金融机构等均为美国消费金融服务的提供主体。其中,非银行金融机构是美国消费金融的重要组成部分。
  美国消费金融公司主要定位于收入偏低但较稳定、对资金有较大需求且以年轻人为主的消费者群体,为其提供各种与居民生活息息相关的消费金融产品,产品期限长短不一、灵活性高。因目标消费者人群主要以年轻人为主,信用风险较高,而美国发达的信用评估体系为消费金融公司提供了良好的支持。在美国,与消费金融公司有关的信用机构主要有专业的信用报告机构和信用调查机构。监管环境方面,美国消费金融市场监管环境相对宽松。由于不吸收公众存款,消费金融公司不受银行法的限制,政府只对其业务进行监管;法律也未对其资金来源、业务范围、产品种类等做严格的限制,使得消费金融公司可以灵活、便捷的提供服务。
  2. 欧洲:全球第二大消费金融市场
  欧洲的消费金融起步晚于美国,目前已发展成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第二大消费金融市场。欧洲消费金融公司同样定位于收入不高但来源稳定且以年轻人为主的消费者群体,为其提供特定用途贷款和无特定用途的贷款,此外,一些欧洲的消费金融公司还发行了自己的信用卡,提供循环信贷功能。
  营销模式方面,欧洲的消费金融公司有直接营和间接营两种模式。直接营是指消费金融公司直接发展客户,这种模式往往需要较多的分支机构或营业网点作为支撑;间接营 是指消费金融公司通过与经商或零售商合作扩大客户群体,例如与大型零售商合作,由零售商向消费者营,定目标客户向其提供消费贷款。监管环境方面,欧洲各国基本建立了相对完善的征信体系,大部分消费金融公司利用欧洲的公共征信体系和企业征信机构的信息进行个人信用分析,为消费金融贷款的风险控制提供了有利支撑。
  (二) 案例分析
    1. 美国―― Capital One公司
  Capital One(美国第一资本投资国际集团)是一家主要经营信用卡、房屋按揭贷款、汽车贷款以及存款的银行机构。Capital One 成立于1988年,早期只是美国弗吉尼亚州Signet银行的信用卡部门,目前已成为全美前十大银行之一。公司通过充分运用大数据技术和贯彻科学决策的理念,实现了消费信贷的差异化服务,通过拓展汽车金融和零售银行业务,进一步形成信用卡、消费者银行以及商业银行三大业务板块。
  图表 7:Capital One 公司的发展历史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
  
互联网时代的消费金融产业研究,三色源码网
数据来源:银杏研究

  Capital One在风控能力、智能客服系统、营策略以及对目标客户选择差异化产品等领域上充分运用了Test-and-learn的大数据方法论。通过测试一个商业想法在一个特定目标客群或一个特定区域的效果,不断调整产品和目标客户,从而实现差异化售,提高了公司在消费金融领域的核心竞争力。
  具体来看,在提供差异化产品方面,公司通过Test-and-learn 开发了数千种不同的信用卡产品。公司将客户分成不同的群组,针对不同的群组营 不同价格的产品,进而测试不同客户群对不同产品的接受程度、坏账率和利润率,根据测试结果持续不断的调整产品策略。产品的差异化体现在借款利率、年费、增值服务、卡面设计等多个维度,信用卡服务协议的每一项条款都可以调整,最终 CapitalOne实现了高于同行的单账户营业收入和利润。
  在风控能力方面,虽然美国已经有非常完善的个人征信体系,但 Capital One 除了参考这些已有数据之外,还充分挖掘了自身积累的客户数据以及客户在其他平台的借贷行为,进一步完善风控模型。公司每个季度都会对模型的有效性进行验证,及时调整。此外,Capital One还将风控前置到营环节,避免向高风险客户营产品。在智能客服系统方面,Capital One 对客户的通话记录和行为模式进行分析,建立通话模型,从而对客户的来电原因进行预测,系统上线一年后,预测准确率达到60-70%。在营销策略方面,Capital One通过智能客服系统,在客户来电时会推合适的产品,从而交叉营高价值的非信用卡产品。此外,公司对于售的每一款产品也建立了统计模型,分析什么样的客户在什么情况下有兴趣购买该产品。
  综上所述,Capital One 公司能从最初的信用卡部门逐步发展成为全美前十大银行之一,充分运用Test-and-learn 的大数据方法论起到了主要作用。通过充分运用大数据技术,公司实现了产品端的差异化、售端的智能化、以及风控端的全面化。对于国内的消费金融公司,具有较大的借鉴意义。
  2. 欧洲――桑坦德消费金融有限公司
  桑坦德消费金融有限公司是全球最大的消费金融公司,是西班牙桑坦德银行有限公司的全资子公司,同时也是桑坦德集团消费金融业务的主体公司,于 1963 年在西班牙成立。作为欧洲地区领先的消费金融零售商,桑坦德消费金融公司的主要业务包括汽车金融(新车和二手车)、个人贷款、信用卡、租赁、耐用消费品贷款和其他业务。
  具体来看,公司的营销模式主要是通过与遍布全国的汽车经销商和零售商密切合作的方式开展贷款业务,采取以汽车经销商和零售商为对象的间接营销和与以个人客户为对象的直接营销相结合的模式,进一步优化配置信贷资源与风险成本。在这种模式中,汽车经 商和零售商既是客户,也是渠道。首先,公司采取间接营 的方式,通过与遍布全国的汽车经商和零售商合作,借助这些商家积累多年的口碑与声誉,由经 商和零售商负责对个人客户进行营 ,初步获取客户。随后,公司根据间接营所收集的个人客户信息和付款记录,建立个人客户资料数据库,采取“漏斗”模式,基于一定条件筛选目标客户群,通过营 邮件、电话呼叫与短信等方式,进一步将客户转变为直接个人贷款客户,进而开展直接营。这种独特、高效的销售模式和渠道管理可以帮助公司主动寻找和吸引目标客户,而不是被动地等待未知客户上门。
  公司的信贷管理模式使用自动化和高集成度的评分卡贷款审批系统,根据标准化的客户信息输入即可完成快速审批,并能够有效地控制有关风险,识别防范欺诈行为。在公司的日常业务中,87%的汽车贷款和9%的耐用品贷款审批都用评分卡进行,剩余的贷款则进入风险审批中心由分析师人工审批,较大程度地避免了人工处理的操作风险。此外,公司的客户数据库能够自动对不同合约的信息进行相互匹配,如发现不匹配的情况将发出警报。在催收上利用客户细分技术,结合还款行为特征和预期损失风险评分对客户进行细分,并根据评分情况采取不同的催收手段以确保催收效率的最大化。综上所述,桑坦德消费金融有限公司的成功运作主要归功于其间接和直接相结合的营 模式,充分运用经 商和零售商扩展客户基础,累积品牌效应,进一步的优化了配置信贷资源与风险成本;以及其自动化的信贷管理模式,充分运用客户数据库和评分卡系统实现客户细分和贷款匹配,有效地控制了有关风险,识别防范欺诈行为。对于我国的消费金融公司,有很大的借鉴意义。
  四、 总结
  我国目前的消费金融行业主要分为商业银行系、电商系、消费金融公司系,这三个部分在消费金融行业都拥有各自的经营特色。商业银行优点在于其强大的客户基础、庞大的银行卡及信用卡体系和大量营业部网点等。但目前个人的消费信贷在银行整体贷款业务中所占比例偏低,并且伴随着信用卡增速的下降,主流客户群的逐渐饱和,商业银行系的消费金融面临发展的瓶颈。因此,商业银行需要业务的创新来进一步稳固或扩大市场。电商消费金融业务最大的优势来自于消费场景与数据的绝对掌控,在客户捕获率和流量上占据领先优势。而基于自有电商平台为基础,通过长期积累用户基础属性信息而形成了大数据金融核心,也有助于建立全方位的智能评分风险控制模型。但由于监管条例很少涉及,未来该模式会有相对应的监管风险存在。持牌消费金融公司最大的优势是灵活快速,因为它的贷款审批流程相对于商业银行比较简单且平均审批速度较快。此外,它们选择商业银行不曾涉及的蓝海领域,将客户瞄准在中低收入者,开拓市场。风控方面,持牌消费金融公司可直接接入中国人民银行的征信系统,降低不良率。但目前消费金融公司现有业务模式受众较小,获客率和流量都较低,需要拓宽用户流量入口并升级其业务。
  从国外消费金融发展的经验来看,美国消费金融市场参与主体众多,业务范围较广,消费金融公司根据市场的需求依托于大数据和科学的方法论不断创新产品,并依托自身庞大的分支机构广泛的服务于客户;欧洲消费金融公司则借助于商品经商和零售商网络来实现业务扩张,累积品牌知名度。但二者共通的地方在于对于风险的管理非常严密,通过完善的客户大数据库和外部征信系统,有效的控制风险,差异化审批贷款至关重要。
  结合我国当下消费金融行业的情况与国外消费金融行业发展的经验,未来我国消费金融行业的发展可以从四个方面深入发展提高。首先,在产品设计上应不断创新产品,走特色化和差异化的发展路线。通过对消费市场和居民需求进行细分和研究,根据市场需求的特点探索与之相适应的业务和产品结构;并且按照客户家庭分层设计更多个性化的信贷产品,不断丰富产品功能。其次,在核心数据库的建设上可以借鉴 Capital One 公司 Test-and-learn 的大数据方法论,注重客户数据积累,逐步建立自动化和集成化的信贷管理系统。在消费金融公司成立初期,应注重客户数据与信息的收集、汇总与分析,为建立评分和授信系统创造条件。在营销网络的建设上可以借鉴桑坦德消费金融有限公司间接与直接相结合的营模式,即与大型零售商(如百货公司、大型购物中心)结盟,提供即时贷款申请服务,也可以利用电子邮件、短信、电话等直 渠道灵活的拓展业务。最后,在风险控制上可以通过不断完善核心数据库、制定贷款政策和设定产品特性、明确产品的贷款额度、贷款期限、目标客户特征等要素来有效的控制风险。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财研社。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责任编辑:赵艳萍 HF094)
温馨提示:资源转载网络个人收藏,如有侵权或下载链接失效或密码不对请联系站长

1、在论坛里发表的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2、论坛的所有内容都不保证其准确性,有效性,时间性。阅读本站内容因误导等因素而造成的损失本站不承担连带责任。
3、当政府机关依照法定程序要求披露信息时,论坛均得免责。
4、若因线路及非本站所能控制范围的故障导致暂停服务期间造成的一切不便与损失,论坛不负任何责任。
5、注册会员通过任何手段和方法针对论坛进行破坏,我们有权对其行为作出处理。并保留进一步追究其责任的权利。
收藏
收藏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滑块验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专注源码资源免费分享
只要有下载币全站均可下

私人收藏网站非买卖网站

周一至周日9:00-23:00

反馈建议

282865654@qq.com 在线QQ咨询

赞助我们享尊贵分享

Powered by X3.3© 2019-2029 3se.cc Inc.( 京ICP备14050279号-2